林生斌回应争议再引众怒:人这一生,都在为这件事买单

麻花影视Aaron明星资讯人气:673时间:2024-08-22 01:02:55

今天是精读君陪伴你终身成长的第2826天

01

自从林生斌在微博上公布自己娶妻生女的消息以来,网友就没有停止过对他的谩骂。

最近,在网友的深扒下,林生斌的事竟越传越邪乎,一路朝着悬疑惊悚的路子发展了。

什么“保姆莫焕晶是现任妻子的舅妈”、“林生斌捐的井,是为了镇压冤魂使其永世不得超生”……

总之,在网友的推断里,纵火案就是林生斌一手策划的,这个卖了四年“深情人设”的男人,才是真正的凶手。

不过这件事很快就得到了澄清,受赠的寺庙表示,这口井是林生斌捐资,庙方自己设计,网友解读的那些邪恶用心不存在。

但显然,这样的澄清对林生斌并没有多大的帮助。

于是,被喷成筛子的林生斌昨天终于坐不住了,连发了5篇长文回应大众的争议,感兴趣的网友可以登录微博查看他的全部回应内容。

总结起来,无非就是这么点儿信息:

1、该给岳父母的钱我给了,并且是远高于法定比例的赔偿(事实上,晒出的转账记录里只有区区五万多,他可是拿了一亿多的赔偿);

2、我对亡妻家人很好,他们之前一声不吭,我公布结婚了竟然跑来指责我,太坏了;

3、孩子不是我非要的,是“意外”,你们怎么能不祝福我。

通篇都没提及,为什么明明已经新婚,早已走出伤痛,还要继续卖“深情人设”割韭菜?

他始终不明白,大家厌恶的,是他吃人血馒头以及不断欺骗和消费粉丝善良的行为。

他错就错在一边卖深情人设带货直播悼念亡妻,另一边早就和其他女人有了千丝万缕的联系。

而人设坍塌得有多厉害,反噬就来得多可怕。

记得四年前林生斌有一条微博是这样的:他给朱小贞剪头发,朱小贞对着镜子自拍。

网友评论:好感动哇,多少人梦想中的伴侣生活。

但四年后,大家叫他:林Tony。

她是为了爱情下嫁穷小子的白富美,而他则变成了依靠白富美妻子发迹又薄情寡义的凤凰男。

捧他的时候,他是世界上最深情的男人,别说为了他怼别人,就是为他花钱也在所不辞。

而一旦人设崩塌,他就成了过街老鼠,同样还是原来挺他的这波人,突然逮着他就往死里喷。

或许,这些人是真的受伤了,才会愤怒到喊话法官“重审此案”,恨不得置他于死地。

其实,当初捧他的时候,他们就应该认真想一想:和普通人相比,林生斌真的就有这么与众不同吗?日日晒悲伤,就真的是情圣吗?

毕竟真正善良的人,不会每天把善良挂在嘴边;真正深情的人,也不会每天表现得苦情愁深。

想清楚了这些,就不至于丢失理智,被情绪牵着鼻子走。

02

林生斌是不是十足的渣男我不知道,但他一定是一个十足的商人。

美国心理学家乔纳森·海特研究发现,在决策时,人们总是直觉在先、策略性推理在后

因此,对商家们来说,能够推动消费者迅速做出你所期待的行为的,是情绪。而堆积起情绪最好的办法,就是让消费者沉浸于一个能打动他们的场景中。

尝到被粉丝支持的甜头后,林生斌精明地抓住了粉丝的情绪,并一本正经地做起了“贩卖人设”的生意。

而不明真相的粉丝,通通陷入了他渲染的情绪旋涡里,并甘愿为此买单。

其实,人这一生,都在为情绪买单

而受情绪支配所付出的众多代价里,金钱已经算是最微不足道的了。

严重的,甚至要赔掉性命。

几个月前的那场滴滴悲剧,就是一个例子。

乘客张某就是因为司机的电话吵醒了父亲,情绪激动,和司机争吵起来。

争执之下,愤怒的张某朝司机车子的后备箱扔了一个空饮料瓶。

这一举动彻底激怒了司机,于是情绪失控驾车冲撞张某,直到把人当场撞飞,并数次碾压。

最后,张某送医院抢救无效死亡,司机也没逃过法律的制裁。

有一句话说得好,很多时候,我们的情绪就是一把枪。当我们扣动情绪的扳机,射向他人时,另一个枪口,也对准了我们自己

只有双方都放下手中的这把枪,才能避免悲剧的发生。

前不久,又有一起乘客跳车事件引发了舆论的广泛关注。

但这一次,跳车后的姑娘侥幸残存。命是保住了,却不幸骨折、全身大面积擦伤。

事后,深究悲剧发生的原因,也是因为司机偏航和一句搭讪,让姑娘心生恐惧,于是在情绪上头的时候做了错误的决策。

而如果姑娘当初能够冷静地拿起手机地图,对比一下自己原定的路线和司机所选的路线,就不难发现,司机的偏航,不过是因为想走一条新开通的近路,省时又省油。

他所谓的搭讪内容,也不过是对于“女保安”的好奇,除此之外,并无其他出格的语言。

弄清楚了问题的关键,就不至于做出极端的举动。

《情商:为什么情商比智商更重要》一书中提到:

当人们做出情绪反应时,就会发生情绪劫持。当这种劫持发生时,人的大脑中解决问题的部分就会失效。它使你不可能想出办法摆脱困境。
这就是为什么当我们做出情绪反应时,我们就不是最好的自己,也不会产生最好的结果。

03

人们常说,控制情绪的人,才能控制人生。

我将其改成:及时中断情绪的人,才能拥有更好的人生

因为控制是压抑,是一种内耗。

如果面对一个又一个需要压抑的情况,在某个时候,压抑情绪反应的能量就会耗尽。

然后当你再做出情绪反应,就压抑不住了。

而中断情绪时,情绪不再存在,也就没有什么可压抑,更不必担心内在能量的不断消耗。

我们常说,失控的情绪就像洪水猛兽。

情绪上来时根本控制不住,又是如何做到及时中断的呢?

美国情绪教练伯克在《当时稳住就好了》一书中提到:

管理冲突始于了解自己和他人的价值观。所有的人类行为都是这些个人价值观的体现。
当有人觉得自己的价值观受到了冒犯,或者感觉有人将其价值观强加于自己之上时,冲突就会产生。
而当人们遇到违背他们价值观的情景时,就会产生情绪。

所以,中断情绪的最好办法,就在于看清他人行为的本质:他们只是在尊重自己的价值观

书中有一个例子:

某公司的部门经理彼得找到作者伯克,希望作者能与自己的员工乔聊一聊。

为什么呢?

因为彼得认为,乔对工作不专心,总是卡点上班,临近下班的时候,又多次看钟等下班,到点便立马打卡下班。

他从不误工,但也从不多干一秒钟。这一点让身为上司的彼得很生气。

当伯克和乔聊完之后,才发现乔的“不专心”其实另有隐情。

工作之外的乔,是一位单亲爸爸,他有一个4岁的女儿。

“时间观念”如此强,是因为乔要在上班前先送女儿上学,接着赶往公司,踩点打卡。

为了在规定的时间内接女儿放学,乔又必须准时下班,才能赶到幼儿园。

了解了乔对时间的敏感是与接送女儿有关后,彼得不快情绪就消失了。

看清了一个人行为的本质,即明白了这个道理:他的行为是在尊重自己的价值观。

他人的行为与他们自己有关;而我们对他人行为的反应,只与我们自己有关。

04

只有学会了课题分离,才不会把他人的行为看成是对自己的威胁。

如此,他人所做的任何事,都不会成为我们的情绪事件。

没有情绪负担时,我们才能保持清醒的头脑,避免极端行为。

比如,那位连撞乘客数次的滴滴司机,如果能意识到,乘客对自己的指责是因为他一直在遵循“爱护家人,不给家人添麻烦”的价值观,而不是针对自己,就不至于酿下大错。

再比如,受害乘客,如果能理解师傅打电话到父亲手机不过是在遵循“按流程工作”的价值观,而不是故意和自己作对,也不至于因一时情绪失控丢了性命。

生活中,这样的经历每个人都有过:

家人对你好心叮嘱,你觉得多余,于是和家人吵起来;

同事的一个建议,你觉得对方在挑刺,于是和同事吵起来;

路上有人不小心碰到了你,你觉得对方是故意的,于是和路人吵起来。

而这些冲突的根源,其实都在你自己

只有当你不再责备自己和他人,当你能够掌控自己与环境的互动方式,当你提高自我意识,发展他人意识时,冲突才会消失。

情绪稳定,是高配人生的必备品质

优秀电影推荐

更多

本站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至jmlliu@outlook.com (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 2025 麻花影视 苏ICP备8888888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