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所有人看来,谢晋是一个荣誉满身的电影大师,他是中国第三代导演中的领军人物。在电影界他有着常人难以企及的地位,像刘晓庆、姜文、张光北、朱时茂,包括赵薇都是他的弟子,用赵薇自己的话讲:“没有谢晋导演,就没有今天的我”。
由谢晋执导的《女篮五号》、《红色娘子军》、《舞台姐妹》、《芙蓉镇》等都是中国观众们家喻户晓的影片。
《红色娘子军》
高晓松就曾评价谢晋导演:“谢导的《天云山传奇》和《牧马人》是新时代来临之际令人振聋发聩的作品。”
他的影响力让当今的年轻人简直无法想象,曾经小有名气的朱时茂为了能够上谢晋一部戏足足等了他有大半年,为此推掉了好几部戏都在所不惜。
因为所有人都知道,谢晋的作品出一部火一部,他是名副其实的造星机器。
《牧马人》
作为一名海内外公认的大师级导演,谢晋尽管在影视领域呼风唤雨,但在生活中他却步履维艰。谢晋和妻子共孕育了四个孩子,老大是个儿子,老二是个女儿,而不幸的是老三和老四两个孩子都存在智力缺陷。
为此妻子非常自责,她常常在夜里哭泣,也曾对着眼前的谢晋说:“我对不起这几个孩子,我把他们带到这个世界上来受罪”。
在妻子徐大雯生老三和老四的那几年,他身体不好,体弱多病,这很可能是导致孩子智力缺陷的重要原因。
然而谢晋非常坚强,在片场他是说一不二的导演,是整个剧组的掌舵人,他在现场指挥着上百人工作,影片的成败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的发挥。而在家中,他也是唯一的顶梁柱,他知道妻子可以垮掉,可以崩溃,但自己不能,如果有一天自己也坚持不下去了,那么这个家就彻底败了。
【谢晋于女儿和女婿】
为此他在妻子面前总会故作镇定,不管面临怎样的困难,他总显得胸有成竹,但少有人能真正体会到他内心当中到底承受了多大的压力。
在工作中,很少有人问起谢晋家里的情况,因为几乎所有人都知道谢晋所遭遇的不幸,但谢晋常常在人们面前显示他平和的一面,他会主动和人们谈论起自己家的几个孩子,今天“三儿”又身体又不舒服了,阿四又差点走丢了。
“三儿”有先天性的哮喘病,不久后就因为急性病发作报了病危,当时的谢晋正在国外访问,得到“三儿”病危的消息,他赶回了北京。
在病床前,谢晋看着奄奄一息的儿子,他问了一句话:“孩子,你别难过,你要离开爸爸了,你准备好了吗?”。
儿子带着哭腔,用微弱的声音说:“我不难过,我准备好了”。话音落下,儿子咽下了最后一口气。
妻子扑倒在病床前,伤痛欲绝,谢晋眼睛里噙着泪水,但那是感动的眼泪,他为自己的儿子自豪,在人生走向终结的时候他还能如此坚强,他比任何正常的孩子都更像个男子汉。
谢晋那段时间放下了手头的所有工作,一直在家里陪伴妻子,安慰她,照顾她。
这个时候的谢晋正处在创作的高峰期,但家庭的变故让他不得不放弃自己的事业,回归家庭,摘下电影大师的面具,他只是一个普通人,一个丈夫,一个父亲,仅此而已,他要像所有的丈夫和父亲那样尽到自己的全部责任与义务。
再次出山的时候,谢晋仍然是那副硬汉的做派,在片场他大声指挥着每一位工作人员,人们不敢向他提起孩子去世的事情,也没人知道该怎么面对一个刚刚遭遇了中年丧子的父亲。
谢晋于阿四
有时候和朋友喝了点酒,他便显得有些惆怅,常常喃喃自语地说:“照中国传统说法,他们是‘讨债鬼’,我前世欠了他们的‘债’,今世要来还。可是,我今生今世也还不清,我亏欠他们太多”。
对于谢晋来说,照顾几个孩子的生活并不能算是尽到了所有的义务,他有责任让他们过上体面的生活,让他们去面对社会,挺起胸膛做人,这才是一个男子汉的尊严。
【阿四与谢晋】
在街道的帮助下,谢晋把已经成年的“阿四”送到了工厂里,从事着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他希望社会对他的帮助和关怀有助于建立起他的自信心,帮助他矫正自己的智力缺陷,从而能够在生活方面自理。
很快,阿四和工厂里的工人们打成了一片,大家对他很关照,他也很喜欢这样的环境,并且在和工友们一起沟通的过程当中,阿四的表达能力有了很大程度的进步。
【谢晋于阿四】
谢晋喜出望外,一开始阿四是由家里的保姆每天送到工厂,为了锻炼儿子,他决定让儿子自己去上下工厂。
果然,阿四的进步很快,他已经能够凭借着自己的记忆找到工厂的路,并在下班之后独自走回家。家里人都为他高兴,这时候谢晋的工作也开始忙了起来,刚刚把家里的事情捋顺,在片场的谢晋接到了家里打来的电话。阿四丢了,今天下班后工人眼看着他和所有人告了别,顺着家的方向走去,此后的5、6个小时便没有人再见过他。
回到家之后,再坚强的谢晋也不禁动了感情:“阿四,你每天都会等着爸爸下班,把爸爸的拖鞋给我准备好,可你今天没能做到,你去哪了,我已经失去了老三,我不能在失去你”。他不住捶打着自己的胸口,无助得像个孩子。
在当地派出所的帮助下,阿四于几天之后被找了回来,在这个期间,有位好心的工人收留了他,给了他吃的喝的,让他活了下来。
回到家之后,阿四像什么都没有发生过一样,继续每天在夕阳落山之前把拖鞋给爸爸准备好,把酒倒满,随后静静坐在门口等待父亲。
母亲徐大雯再也不愿意让儿子去工厂了,可父亲表达爱的方式完全不同:“不可能,他必须去”。
【徐大雯、阿四、谢晋】
第二天早上,他往儿子上衣兜里塞了一个纸条,上面写着:“我是谢晋的儿子,如果我走丢了,请你们帮忙联系我的父亲,联系电话是……”
后来,阿四果然又走丢了几次,但每次都会有好心人给他送回来,据说有人会从工厂门口默默跟着他,在他没发现的情况下将他护送回家,那些人都是谢晋的影迷,他们太爱谢晋了,也太心疼谢晋了。
在谢晋的几个儿子当中,只有大儿子谢衍是继承了父亲的衣钵,他毕业于纽约大学电影系,回国之后他意气风发,接过了父亲的接力棒,准备在国内的影视领域大干一场。
谢衍的作品不多,可能最为观众们所熟知的就是改编自白先勇短篇小说的影片《花桥荣记》,以及和周迅合作的《女儿红》。
【谢晋与大儿子谢衍】
谢衍常说:“我为我没能给弟弟们更多关怀而感到愧疚,他们把聪明的智商都给了我,可我却没能回报给他们更多的东西,我希望今后我能用我健康的身体去帮助他们”。
然而,谢衍的健康也没能伴随他太久,进入到2004年之后,他的身体每况越下,四年之后,他被癌症夺走了生命,而令人感动的是,在此之前大儿子谢衍把自己75%的财产都赠予了四弟。
【谢衍与谢晋】
84岁的谢晋于十七年后再次遭遇丧子之痛,白发人送黑发人的痛苦让他绝望无比,妻子徐大雯当场晕倒在追悼会现场。
在谢晋人生最后的那段时间里,他常常在梦中醒来,他对妻子说:我梦见老大和老三了,他们一人拽着我一只胳膊,要把我拉走,他们离不开我,老大工作忙,有他的事业,而三儿又没人照顾”
妻子徐大雯泣不成声:“你不能走,你走了我怎么办呢?老二怎么办呢,你不能丢下我们娘俩不管,你说什么也别想丢下我们”。
谢晋抱着妻子徐大雯,老泪纵横:“好好好,我哪也不去”。
【谢晋夫人】
张光北最后一次见到谢晋的时候,他一身的酒气,张光北对恩师说:“谢导,您又喝酒了,医生说您这岁数不能再这么喝了”。
谢晋看着张光北:“少废话,给我点根烟”。
在大儿子谢衍去世不到两个月之后,谢晋走了,享年84岁。据张光北回忆,那天谢晋在酒店里喝了一瓶女儿红,随后他瘫坐在椅子上,安详地离开了人世。
谢晋一生没过上一天安生的日子,但他却留给了世人无数的经典作品,也许上苍对不起谢晋,但谢晋对得起所有热爱他的影迷,他留给这个世界的东西,我们把它称之为“礼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