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怒火重案》电影发布会上,谢霆锋泪洒现场,这也是第一次他在公共场合哭泣,而他和导演陈木胜的感情更成为舆论焦点,谈及为何十多年都不拍香港电影,谢霆锋的回答是,“香港已经没陈木胜,没有一个导演能让我如此拼命”,可多年前的颁奖典礼上,周润发曾对谢霆锋说,“香港电影以后30年靠你了”,那时候他还满怀欣喜,随着香港电影的衰落,似乎做菜更为吸引他。
谢霆锋的眼泪除了对伯乐离世的痛泣外,还有对香港电影辉煌的缅怀和祭奠,毫不夸张的说,香港电影绝对是一个奇迹,香港产的功夫片,也是唯一能与好莱坞抗衡的片种,李小龙、李连杰、成龙、周润发等人也成为香港功夫片的名片。谈及香港文化,不得不提起的便是邵氏公司与嘉禾公司,即便有嘉禾这个强有力的竞争对手,邵氏依旧能以量取胜《江山美人》、《梁山伯与祝英台》、《英雄无泪》、《女人心》、《独臂刀》,现在看来依旧倍感精彩,其中最为人津津乐道的便是,嘉禾一手培养出的顶级偶像李小龙。
1971年,作为影坛新人的李小龙,在邵氏与当时并不出名的嘉禾中,毅然决然的选择了嘉禾,据传当时是因为嘉禾给李小龙在剧组,可以行使导演权力的特殊待遇,从这一点上来看,作为“龙头老大”的邵氏明显更注重对演员的管理,反而小看了李小龙的潜力。那时候华人在好莱坞尚无任何的地位,可李小龙却凭借一双拳头打出一片华语天地,而“七小福”洪金宝的加入,使得嘉禾的功夫片进入全盛时期,正是因为洪金宝的存在,后来成龙也加入了嘉禾公司,成为了继李小龙之后的另一位国际巨星。
80年代,邵氏与嘉禾的争斗如火如荼,其他影视公司中有了喘息的机会,其中最为著名的便是新艺城影片有限公司,旗下影星周润发并没有顺着康庄大道走下去,反而开拓了香港赌片的先河,与此同时,另一边的周星驰则开始筹划自己的电影方向,《一本漫画闯天涯》、《赌圣》、《整蛊专家》、《逃学威龙》等影片,才创出独属于自己的“周星驰元年”,至此香港影坛出现了横扫东南亚、日本、韩国的“双周一成”,即周润发、周星驰、成龙这三位大佬一度垄断香港电影票房前十,盘聚影坛数十年。
在大时代的冲击下,香港电影、电视剧、唱片空前繁荣,百花璀璨,这一现象一直持续到90年代中后期,然而只注重短期效益,没有长远战略,因为影视发展的行业埋下隐患,可进入21世纪之后,香港电影是一年不如一年,电影成本的逐渐缩减,帮派势力的介入,导演佳作越来越少。2003年是香港电影也最为黑暗的时期,经济的不景气加上非典爆发,影院空无一人,电影也停业整顿,再加上张国荣的离世,更是雪上加霜,时至今日说起香港电影,谢霆锋依旧表示,投资方成本的缩减,没有创新的剧本和理念就等于吃老本,底色依旧演员却出断层。
近几年的香港电影出现的大多还是老戏骨,张家辉、古天乐、梁家辉等,没有出类拔萃的新人撑起场面,这也是他们最终不再拍摄香港电影的原因之一,不只是香港电影,纵观如今的影视行业,最可怕的不是无戏可拍,而是抱着老本固步自封,能否再创辉煌也是如今影坛面临的问题。你们怎么看呢?欢迎留言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