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现在网络上的烂剧,就会有人站出来说剧组拍摄时缺钱,导致原本很多精彩的部分不得不剪掉,但小编认为这些都是人为客观原因,毕竟有很多剧组也曾因为缺钱导致剧组一度拍摄不下去,但最后也给我们呈现出了经典之作。
《提着心吊着胆》的导演一开始打算在东北拍摄,结果因为预算不足只能在北京周边找地方,最后找了一家废弃的瓜子厂行政楼。然后布置成影片中的仙客来大饭店,宣传时演员回忆起拍戏的经历,纷纷吐槽当时剧组的道具和饭菜非常差劲儿,甚至演员自掏腰包吃个全家桶都像是过年一样。
《三十而已》当中的房间看着很像是在普通居民楼中拍的,实际上这些外景都是假的,绝大多数都是在摄影棚里拍摄完成的,至于窗外的风景其实是剧组搭建的大屏幕,上面的画面能够根据剧情的时间变换调整,并且播放的都是动态背景营造出车水马龙的感觉,为了加强立体感剧组还贴心的将这块大屏幕做成弧形的。
此外除了带有弧面的假屏幕,其他外景也暗藏了很多合成特效,那些真实取景的镜头完全不需要改造,只需要利用特效支持就能直接“改头换面”。那些棚里拍摄的房间真的需要用到带外景的镜头,则也是后期特效的功劳。
《亮剑》拍摄时最艰难的事就是“穷”,全剧只有两台摄影机拍摄且还都是租的,有时候温度太低则会导致摄影机电池没法运转,这时需要演员去捡柴火来帮助摄影机提升周边温度。据说当时剧组中的很多群演都是组内找人顶替,比如需要一个会日语的演员,则是将自学过日语的司机杨清文安排到日本军官的角色。
小编想或许就是这些剧组将钱全部都花到了刀刃上,所以才会给我们呈现出这样精彩的影视剧。在这里也希望,那些将钱全部用来找演员而委屈创作人员的剧组,能够好好学习下这些剧组。
那么你们还知道剧组的哪些省钱骚操作呢?
【免责声明】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