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他的幸福,会引来大家的不满?究竟他要怎么做,大家才能接受呢?
回顾几年前的纵火事件,我们很同情林生斌。
突如其来的噩耗,巨大的痛苦和变故,让林生斌一时成为了众人关注的对象。
然而,后来发生的事才让他一步步走进大众的视野。
可是,为何林生斌的热度一直不减退,他的再婚,又一次掀起波澜?
那是因为,他前期为自己做了过多的铺垫,在大众心里建立了一个坚不可摧的人设。
对于正常丧偶的人,再次重建家庭是一件很正常的事。
唯独是林生斌,我们看不过去,何解?
我们相信,一个人在极度悲伤的情况下,会做出很多事情来寄托精神,悼念逝去的亲人。
我们丝毫不怀疑林生斌的真情实感。
我们迁怒的,更多的是他利用了大众的同情,来让自己获利的行为。
首先,他在公众面前表现深情,收获到了抚慰、正面评价、人气和支持。
短短两年,服装店收获了一百多万粉丝。
如果不是出于深切的同情,谁会去买他的品牌呢?
而且,从公开的资料看,他服装店注册的时间,是在大火发生后的4个月。
其次,林生斌没有将自己的感情做好“善后”,而是一边打深情牌,一边和别人生儿育女。
如果他能够在结婚、生娃之前,给公众一个交代,给曾经相信过他的人缓冲,那么就不会引起今天的“民愤”。
我们知道,一个人是不可能永远深情的。
但是,他公布得太突然,以至于大家都无法切换观念。
这让我们懂得了一个道理,不要过分强调自己是个怎么样的人。
既然做不到极致的深情,就不要表演深情,更加不要高调地去炫耀这个形象。
既然为自己造势成为了公众人物,并成功吸粉、开店做品牌,在重新进入新生活之后,理应给社会一个合理的交代。
这是对曾经付出感情的公众的尊重。
大众不是反对一个丧偶者再婚,他能够重新组织家庭,我们应该给予祝福。
但是,你欺骗了公众的感情,就是被骂的关键。
既然选择了大肆宣传,就要有承受舆论的准备。
在现实和情理之间,公众更偏向于“情”。
我们因情结缘,因情给予帮助,也因情抱怨。
总结一句,平平淡淡才是真。
任何事情,不要过分渲染,做人如是,做事如是,不然终将被自己一手推翻。
林生斌朋友圈里最后一句话是:“江湖再见,后会无期。”
他否仍自己是在“欺骗”,也决定不再活跃于大众视野。
新生活重新开始了,江湖还有什么值得留恋?
想了解更多精彩内容,快来关注白小静谈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