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黑风暴》高开低走,口碑呈现两极分化,剧情套路化显现平庸!

麻花影视Aaron影视资讯人气:117时间:2024-03-03 01:02:08

由孙红雷、张艺兴主演的《扫黑风暴》,目前已上线三日。

热度方面,在未进行广泛宣传的情况下,取得了单平台单日播放量破亿。

这样的成绩,对扫黑题材剧来说,是十分优秀的。

口碑方面,总体反响还算不错。但是随着剧情展开,《扫黑风暴》口碑明显乏力,尤其是与首日的口碑相比,后续差评增多,导致出现高开低走的现象。

整体来说,《扫黑风暴》有优势,也有劣势。就在前两日,笔者还曾称赞过《扫黑风暴》全员斗狠,令人沉浸。

然而,随着剧情的展开,这部剧存在的一些问题随之显现,这也是后续吐槽声音的主要来源。

笔者简单把相关问题列为四点,各位读者可以一同探讨。

第一点,张艺兴演技尚浅,无法与老戏骨对戏

首先说明,笔者十分欣赏张艺兴的努力。同时,也很赞同张艺兴的演技。

至少在张艺兴刚出场时,痞帅的劲儿头还是令人眼前一亮。不过这样的镜头,始终只适合一瞬。若是长时间曝光,张艺兴的弱点就出来了。

比如,太过刻意的剔牙、摆酷,这样的镜头主要是为了体现人物性格,通常一次就够了。

后面出现的太多,反而有一种流于表面的感觉。

笔者能看出,张艺兴有在努力的深层次塑造角色。可是每次镜头切换给张艺兴,依旧是稍显刻意的表面塑造,无法表现人物更深层次的情感。

尤其是剧中小林警官的父亲林汉,是孙红雷所饰演的李成阳的师父。因为父亲蒙受不白之冤身死,令小林警官与孙红雷心生芥蒂。

不过两人在数次面对面对戏时,张艺兴塑造的小林警官,总会给人一种出戏的感觉。简单来说,就是接不住戏。

如果说这是综艺留给人的后遗症,那么孙红雷就完全不会给我这种感觉。

还有一幕,是马帅身死,李成阳在医院走廊,被小林警官挡住去路。

在与孙红雷对视的那一刻,张艺兴明显有露怯之意,这似乎与痞气十足的小林警官人设严重不符。

前面在警局里,小林警官敢骂李成阳是垃圾,怎么到了医院立刻就露怯了呢?

不知是孙红雷气场太强,还是此处细节另有安排呢?

说到这,笔者还是要强调,张艺兴的演技在同龄艺人中,已经算是很优秀的。哪怕此次受到吐槽,粉丝们也不必生气。

毕竟在这部剧中,能扛住孙红雷气场的演员,并不多。张艺兴敢于多次与孙红雷对戏,已经算是勇气可嘉。

第二点,剧情套路化

如果说《扫黑风暴》第一集属于高开,那么从第二集开始,就是完全的低走状态。

第一集中,无论是看守所戏份、还是中央督导组戏份,都堪称是斗智斗勇的经典画面,似乎可以看到《人民的名义》的影响。

每一帧、每一秒都深藏用意,让人不舍得跳过。

或许正是开篇太强,导致后续剧情衔接不上,观众心理上自然会有落差。

比如,剧情套路化,看了前面就可以猜出后面,毫无期待感。

另外恶人单一化,过于突出狠,而没有更多层面的展现,这些都是观众审美疲劳的地方。

第三点,剧情推进太快,反派曝光过早

其实,剧情推进快,无可厚非。毕竟《扫黑风暴》只有28集,想要在有限的篇幅内,展现出“操场埋尸案”、“孙小果案”肯定需要加快节奏。

不过此剧在推进剧情的手段上,选择了提前曝光反派,包括高明远及幕后保护伞。

这些操作令原本极具期待感的电视剧,变成了流水式的推进剧,毫无悬念存在。

第四点,无用剧情太多,存在注水

如前文所说,《扫黑风暴》只有28集,在如此有限的篇幅下,剧中还加入江疏影戏份,显得过于多余。

哪怕江疏影是调查记者身份,但在推进LD事件的剧情中,并未起到任何作用。反而在与小林警官的纠缠中,浪费了不少片段时间。

可以说,江疏影这条故事线,完全是没有必要存在的。除非后续会加入新线,如果只是为了与小林警官产生感情线,那就大可不必!

另外,此剧也有逻辑漏洞。最明显的就是薛梅。

作为一位举报了126次的申冤者,又是九一五专案的重要人证,竟然会被杀害在中央督导组行进的路上,这明显讲不通。

总体来说,这部剧还是值得一看的,但是高开低走的趋势已不可更改。毕竟整部剧的框架已定,再怎么剧情反转,都难以遮掩前期出现的问题。

当然,一部剧的好坏,在每个人心中各有不同定义,本篇文章只代表个人观点,希望理解!

优秀电影推荐

更多

本站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至jmlliu@outlook.com (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 2025 麻花影视 苏ICP备8888888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