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给相声大师甘当二十年陪衬的御用捧哏!潇洒儒雅不输侯宝林!

麻花影视Aaron影视资讯人气:411时间:2023-10-03 01:02:02

在侯宝林的再三恳求下,郭启儒还是答应了他。没想到,到天津没多久两人就一炮而红,还在观众中得了“幺鸡”、“土豆”两个响亮的外号。这一来不仅收入上可以拿到“整份”,甚至还得到了与唱“大轴”的鼓曲艺人同样的地位和报酬,这过去的相声行业来说是破天荒的。即便当时小蘑菇、赵佩茹是天津最炙手可热的红角儿,侯宝林郭启儒仍凭借满身的好能耐在曲艺之乡站稳了脚跟,紧接着从天津红遍全国。

侯宝林与郭启儒搭伙合作长达二十余年,而郭启儒也深谙侯宝林的使活路子。从量活风格上看,老郭爷在台上尽显儒雅之风。不管侯宝林使哪块活,郭启儒从没在台上表现的抢风头甚至咄咄逼人。但两人的合作又不是一头沉,老郭爷在表演中穿针引线的作用同样是不容忽视的。

作为给“相声大师”捧哏年头最长的老先生,怹对于量活有着深刻的理解。他曾提出“一个演员在台上应潇洒,但不应给人闹的感觉。身体不僵、脚步不快。台下不管观众多少,都当成是自己的知心朋友。脸上的皮肉松弛,似笑不笑。嘴不要张得太大,大嘴一张,观众一瞧,‘干嘛,要咬人哪!’也不要把脸拉挺长,谁也不该你的。一定要和观众感情融洽,这样观众才能和你产生共鸣。”

在相声门里,能被称作“大量活的”必须要兼具“掌”和"量"的能力。所谓“掌”即根据台下观众反应适时把控整个段子节奏,而“量”则是考验捧哏演员对段子理解深刻程度、对表演情绪的拿捏以及临场与搭档的默契配合,能把逗哏扯远了的话巧妙的拉回来,能托着逗哏的把包袱抖的更脆,这是作为捧哏演员阅历的积累。可以说在“掌”和“量”之间郭启儒先生运用的炉火纯青。最后借用老郭爷常说的一句话作为结尾“这段相声许我不说,但不许我不会!”

优秀电影推荐

更多

本站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至jmlliu@outlook.com (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 2025 麻花影视 苏ICP备8888888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