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大家的首页都被选秀承包了吧?
继《创造营2021》的90位练习生出发后,《青春有你3》的119位练习生也“抵达战场”。一下子200多位小鲜肉摆在面前,竟让我们有些应接不暇。
可以说,秀粉们一年接着一年激情投票,但是伴随着热度的争议也从未停止。
这不,这一季《青春有你3》一上来就先给大家来了一次相当刺激的碰面——媒体见面会。在评级前先让练习生参加媒体见面会,接受媒体们的“严刑拷问”。
在媒体见面会上,练习生唐九洲被媒体犀利提问:“现在偶像的门槛这么低吗?大家都要来当偶像。”
面对这个问题,唐九洲的回答可以堪称是高情商的典型,他表示:“偶像门槛变低不代表标准变低,我认为偶像的标准都是大家一致追求的,就是那个能在舞台上闪闪发光的样子,所以我们会向着那个标准努力迈进的。”
其实,不得不说,这几年一茬一茬的选秀如同雨后春笋一般,无数背景不同、实力不等的年轻爱豆涌入偶像市场,好像谁都能到选秀节目上分一杯羹,露一把脸。
于是,在很多人眼里,偶像的门槛仿佛在不断放宽,但正如唐九洲所说的那样:放低门槛并不代表偶像的标准降低了。
因为,在偶像身上,实力和作品永远是扭转偏见最强硬的武器。
说起来,我们经常夸一个偶像,会说他的业务能力很强,而业务能力的提升靠的就是不断地努力练习。
《偶练》中曾作为导师的程潇,在节目过程中面对偷懒的练习生,她当时说的一句话让芭姐到现在都记忆犹新:“我刚刚看到你坐在后面睡觉,如果我是你的话,我跳成你现在这个程度的话,我不敢闭眼睛(睡觉)。”
在程潇看来,对于练习生来说,要想自己能在一众少年中脱颖而出,只有不断拼命地去练习,别人练10遍你就练100遍,别人练100遍你就练1000遍,因为只有这样你才可以超过别人,才有可能离出道更近一步。
同样地,在《偶练》中作为PD出现的张艺兴,练习生时期也是出了名的“练习虫子”。
可以说,他这些年来的奋斗过程就是一个最好的榜样,他能很好地告诉这群正准备踏入这个行业的少年,该如何生活,该怎样工作,让他们真的明白,偶像这两个字的意义。
14岁的时候他参加了湖南经视的《明星学院》获得季军,算是埋下一颗娱乐启蒙的种子;17岁的时候就去韩国做了练习生。
在韩国做练习生是怎样一种“炼狱”式的体验,很多归国艺人都讲过。而张艺兴,几乎没有任何委屈和过渡的心理状态,从一开始就投入了百分之百的热情和坚韧。
张艺兴说过,由于“我不算条件最好的”,就更加有一种逆袭的决心、“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劲儿。
从2008年到2012年,整整四年里,张艺兴每天都过着机械式的重复生活:“每天在公司睡4个小时,早饭5分钟,午饭5分钟,晚饭5分钟,剩下的时间全都在练舞。”
练习生训练本来就高压且枯燥,能够出道的更是付出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努力。张艺兴在那时养成了很多跳舞习惯,他喜欢关着灯、蒙着眼睛跳舞,因为这样可以专注于舞蹈动作。
他还绑着沙袋练舞蹈,“这样练习3个小时可以赶得上别人练习2天”,最后落下了腰伤。在某个采访中,张艺兴一边呲着牙忍受着腰痛,一边又说着“我要比跳得最好的还要好”。
近乎自我牺牲式的训练让张艺兴练就了扎实的舞蹈功底,他像是一部精准的舞蹈机器,任凭什么高难度的动作都能驾驭。他全身武装,每个细节都尽可能地散发着偶像魅力,因为他知道:实力才可以证明一切。
之前张艺兴在《偶像练习生》做导师,他鼓励学员们忘我地努力,有个学员问道:“那怎样解决努力过程中的心理问题?如果努力了,可还是没有好的结果怎么办?”张艺兴几乎没有任何迟疑和考虑,他回答:“那就是努力得不够。”
4年的练习生生涯几乎塑造了张艺兴的人格底色,他几乎没有生活可言,舞台就是他的一切。他对待每一个舞台都极为认真,对待自己极为严苛,在之后的很多年里,他依然保持着不眠不休的努力与刻苦。
比如,跳舞要跳到深夜,为了不让他练舞太晚,工作人员只好去拉电闸。
化妆化到睡着也是常有的事......正如他的微博名字一样,张艺兴永远“努力努力再努力”。他拼命地抓住机会,然后拼命地展示,做到一百分、两百分,因为在他看来,要做就做得有模有样。
正如张艺兴说过的:“这条路,天赋只能帮你1%,怀着感恩的心努力,才能帮你完成剩下的99%。”不得不说,在他的身上总有一股“要么不做,要做就做到最好”的狠劲儿。
在张艺兴看来:“这个时代太快,自己的演艺生涯其实只是一场烟花表演。大家会记得曾经在哪里看到烟花,但不会记得烟花长什么模样。人生其实就是一场倒计时,先努力再说吧。”若不想被纷繁的互联网吞噬,那就时刻保持清醒,朝着心中的那个舞台一点一点靠拢。
想做音乐,又不是学院派出身,于是想了一个笨办法:靠耳朵听,找到每个音符最好的声调,最好的组合,最后汇成一首歌;
“想要带领华语音乐走向世界”的理想被人当作了笑柄,于是更加发奋,埋头苦干,和“一点儿也不酷”的努力一起,坚定地向前走着;
对于舞蹈,张艺兴始终是“偏执”的,别人一个动作练10遍,他会在此基础上再多练10遍,他对着镜子抠每个细微动作,并要求自己每一遍都要比上一遍好。
你看,在张艺兴身上,我们可以看到,当面对质疑的时候,你要做的不是无效的解释,而是用实力让他人闭嘴。毕竟,当大潮退去,没有人可以站在空中楼阁上起舞,剩下的,只有用实力说话。
此外,同为选秀出道的孟美岐也用多年的努力和汗水担当起了“实至名归”四个字,而她的座右铭“是金子总会发光的”也得到了验证。
孟美岐曾在一档综艺里说过,她从不认为自己是个幸运的人,她今天获得的一切都是自己认真努力换来的。
回顾孟美岐出道以来的所有表现,“努力”二字可能都显得有些轻飘,很多时候的孟美岐,甚至是“拼命”的。
她14岁去韩国,15岁成为练习生,不仅要面对语言不通、没有父母陪伴的心理压力,还要应对难以负荷的高强度训练。从早上9点练到凌晨,一天的日常是连休息半个小时都觉得奢侈。
这样魔鬼训练的同时,她还要控制体重,每天只能吃白水菜和鸡胸肉来保持身材。
终于,2016年,孟美岐以“宇宙少女”成员的身份在中韩同时出道。但在组合中,她并没有什么存在感,大多数时候她只是作为队友的“背景板”。
参加节目经常被其他团员埋没,参加综艺主持人也并不会cue她,大部分镜头就只能按零点几算,一首歌只被分到6秒,在团里也几乎是查无此人,按照粉丝的说法就是:“她只会默默干活,做自己该做的。”
或许,正因为她不够幸运,面对《创造101》这来之不易的第二次机会,她想尽自己的全力去抓紧。
在参加《创造101》期间,孟美岐格外珍惜这次再出发的机会。
她几乎每天早上六七点就起床,日常练习到深夜,这对于普通人来说简直是天方夜谭,但她就是这么坚持下来的。在采访中,她也只是轻描淡写地说:“我对自己的严格要求,不管是在那边(韩国)也好,还是这里(国内)也好,都是一样的。”
毫无疑问,在孟美岐的努力下,她的每一次舞台都是炸的,别人上热搜或许是靠耍宝和长相,她上热搜全是因为舞台表现力,《撑腰》《我就是这样女孩》……个个都堪称名场面。
你看,孟美岐的光鲜与一丝不苟的舞台表现,背后都是超强的自我管理和拼尽全力的练习。
孟美岐曾经说过:
“我其实不是一个话很多的人,而且我以前不大会说话,就觉得话说那么多也没用,因为话其实是很虚的东西,你就做点实际的,更多用行动去证明你自己,会比说很多话要来得好。”
靠着这股劲儿,最终她以实力C位出道,成为无可争议的冠军。即便出道以后,她依旧是那个“人狠话不多”的角色。不管行程有多满,中间曾经发生过什么变动,只要她出现在舞台上,永远都是稳扎稳打的。
在她身上,实力比说话来得更有力,不是吗?
如今,时代抛弃任何人的时候的确一声招呼都不打,今天小鲜肉还被人们交口称赞,明天大叔就开始炙手可热。这个时候,“偶像”们想要顶住压力在这个圈子里占有一席之地赢得观众的认可,还是要靠实力和作品说话。
在当下遍地都是选秀的时候,或许“偶像”两个字正在因为泛滥而经历着前所未有的消解,但是,也仍然有很多少年在踏踏实实、勤勤恳恳地努力,努力让自己配得上“偶像”这个词儿。
说到底,偶像从不设限,选择亦能多元,希望这些信誓旦旦说着自己因热爱而来的少年甭管大环境怎样浮浮沉沉,只要自己不放松对自己的要求,那才不会拉低“偶像”的标准!
毕竟,不管什么时候,实力都是证明自己最好的武器,不是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