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晚”的没落不能只怪政策

麻花影视Aaron明星资讯人气:631时间:2025-07-16 01:02:17

“春晚”的没落不能只怪政策

2021年2月12日刊 总第2705期

2020年是动荡的一年,这一年,我们一起经历过苦难,也一起创造了奇迹,无论如何我们都升级打怪成功了。春节仿佛就是那扇打开新生活大门的窗口,而春晚对于国人的意义就是一场见证与陪伴的盛会,没有它过年似乎就少了些年味,每年春晚都肩负着为全国人民新年报时的重要使命。

但时至今日,这场以“家”为单位的精神年夜饭,收视率却一直在走下坡路。以前的春晚微博讨论度都很高,几乎都会有爆的热搜,朋友圈里也随处可见大家对春晚的点评,总体来说收视率虽然大不如前,但至少全民互动感还是有的。但是,今年的春晚,微博虽然依旧有热搜,但很多一看就是提前预定的,朋友圈也就在“周杰伦”演唱时还有一些热度。

可仔细观看,今年央视春晚在创新上也下了很大功夫,在人员邀请上,没有哪年的春晚像今年流量明星请得这么全的,而在特效技术上,今年央视采用了8k技术,3D立体感也很强,可这样的创新依旧还是没能留下观众,问题究竟出在哪里?

“喜剧之王”衣钵无人继承?

一般来说,评价一届春晚好不好看,很大程度上取决与那届春晚有没有好看的语言类节目,现在的春晚为何不好看了,原因就出在这里。

公认的第一届春晚开始于1983年,从1983年到2021年的38年间,春晚相声小品超过200个,由春晚而被人熟知的喜剧明星也很多。比如我们熟悉的陈佩斯、赵本山、宋丹丹、赵丽蓉、冯巩、巩汉林、潘长江、小沈阳、蔡明、贾玲、沈腾等等。

1983年,马季、赵炎的相声作品《山村小景》成为春晚历史上的第一个喜剧节目,可能很多人并不知道,那届春晚的总策划也是马季。当时的春晚参与人员并不多,很多人都身兼数职,但表演风格自然流畅,包袱的设计也很贴近普通人。之后马季又先后参与了6次春晚,后来出现在春晚的姜昆,就是马季的大徒弟。姜昆在春晚的出现让相声和小品的pk中保持了微弱的领先优势,虽然他总共参加了19次春晚,但至今能被人记起的似乎只有他和唐杰忠的《虎口遐想》,不过姜昆的表演声情并茂活灵活现,让人能感受到喜庆的感觉,也算是相声界的突破。

要论喜剧之王,那冯巩是妥妥的以次数胜出的冠军,从第一届春晚至今,冯巩总共参加了34次,他的出现曾经一度真正做到了让相声不输小品。从1987年与牛群搭档开始,一直到1999年,二人的作品比比皆是,《小偷公司》《点子公司》《坐享其成》等等。虽然冯巩也是马季的弟子,但他的表演不仅仅只停在相声界,还涵盖了小品与影视剧,冯巩也是开创了喜剧演员多方面发展的先河。2000年,冯巩不再搭档牛群,而是开始转向小品,例如那句万年老梗“我想死你们了”在观众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不过真正将小品推上春晚C位的,其实是陈佩斯。他参加春晚的次数并不算多,但基本每年都能留下一个经典场面,以现在的眼光来看,陈佩斯当年可以说一夜翻红,1984年他靠着第一部作品《吃面条》就让全国人民都认识他了,他的表演几乎没有痕迹,效果也非常好,之后的作品也都在进步。

陈佩斯离开春晚之后,人们对春晚的期待并没有减弱,因为此时赵本山出现了。从1990年开始,本山大叔一共参与了21次春晚,他扮演的角色大多都是东北冒冒失失带点朴实或是小聪明的农民。从某种程度上看,他也算是本色演出。之后,赵本山还用《不差钱》捧红了弟子小沈阳。

为何春晚作品出圈的少了,一个是许多喜剧搭档因为很多因素不能聚集合作,冯巩牛群散了,陈佩斯朱时茂被封杀了,赵本山宋丹丹也因年纪大承受不住压力解散了。另一个,在赵本山之后,春晚喜剧开始处于一个过渡阶段,受传播环境影响,如今春晚“形式“大过于“内容”本身,依靠既定的题材和内容去表演,打着关心民众,贴近生活,响应政策号召在走形式化模式,回避矛盾,回避现实,无法发挥真正的喜剧笑果,也使演员表演受到了限制。

“走心”与“政策”并不冲突

如今的春晚硬件越来越高级,场景布局越来越高科技,舞台灯光也非常华丽无可挑剔,可越是高端的科技感围绕,似乎就越发少了些“生活感”。以前的春晚就是一个小演播室,观众什么坐姿都有,演员在观众席里走来走去,桌子上放着很多能吃的东西,边吃边互动。那时的主持人没有的固定班子,都是以人气来定,观众喜欢谁就用谁,刘晓庆、姜昆、马季都做过春晚主持人。由于没有太多条条框框的约束,主持人与现场嘉宾们互动非常好,可以根据自身的情况与现场的氛围来发挥,真的就像一场联欢会一样。

春晚走到今天,从万人空巷、举国关注到全世界人民都在参与,按理来说,随着硬件设施的进步以及影响力的增加,应该更加好看,可如今春晚却越发让观众劝退。观众席中观众除了让镜头看上去好看一些外,能被镜头带到的,不是本年度有影响力的人物和明星,就是小品环节中的托儿。为了使镜头好看,桌上基本是花团锦簇,演员们甚至连桌上的水都不敢喝,和观众的互动环节变成了妥妥的年度人物表彰大会,这种演出来的亲切感,难以让电视机前的观众有融入感。

虽然每年春晚都有一些创新的东西在里面,但是似乎方向有些走偏,毕竟再华丽的舞台也抵不住内容走不进观众心中。以前的春晚除了有反应当下社会生活现状的小品以外,总有那么几首难忘的歌曲唱到观众心里,《故乡的云》《我的中国心》唱出海外游子的心,《常回家看看》唱出了父母过年期盼儿女回家团圆的心情,《军港之夜》唱出了军人思念家乡的心声。这些作品成功走进了观众的心里,能让观众真正感受到“新春喜庆”“团圆的快乐”以及“生活感”。

如今这样的充满生活感的歌词渐渐消失,反映社会现状的小品节目渐渐淡出了春晚的舞台,取而代之的则是看似热闹实则充斥着尴尬的伪感情等歌功颂德的节目,缺乏源于生活的真情实感和基于责任的现实关切。以至于即使春晚流量聚集,可真正能引起观众的注意的只有歌词和演唱者没变的“周杰伦”。

真正的创新并不应该浮于表面,而是应该从提升节目内容品质、改变旧的观念、输出更符合当代人价值观的作品开始。“走心”与“政策”并不冲突,春晚的 “用心”应该更多偏向于内容,而不是华而不实的舞台秀。

优秀电影推荐

更多

本站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至jmlliu@outlook.com (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 2025 麻花影视 苏ICP备8888888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