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是主旋律作品繁盛的月份。电影、电视剧甚至综艺都在展现革命前辈的风采,表演篝火岁月。
在大家关注伟人名人故事的同时,一部网络电影用镜头讲述了一群“无名之辈”,非常感人。
那就是《幸存者1937》,腾讯7月1日播出的。
影片从弹幕来看并不活泼,不同年龄、不同职业身份的观众在弹幕中留下自己的爱国热情,让人感慨万千。
要产生这样的效果,不得不说制作团队的“匠心”。
这部电影完全超越了网络电影的常规判断。与线下影院相比,它只有没有明星演员阵容,其他人并没有输掉这场战斗。
首先在剧情方面,结构完整,情节简单,但矛盾冲突不断,一路往下看,流畅紧张。
剧情打破常规设定,从史书上没有记载名字的小人物开始,针对死去的普通士兵。
剧情主线是精英小队护送密码员到后方。
除了攻克敌人的重围,还要调和内部矛盾。剧情脉络简单,但情节跌宕起伏,颇有意思。
团队和密码学家属于不同的阵营,密码学家郑忠和团队的两名成员有私仇。在这个前提下,小分队将冒着生命危险把郑钟带到后方。
117-->
用爆破手金开庆的话说就是“用自己的命换仇人的命”,定然有挣扎。而郑忠一开始对于小分队一行也不信任。
他们从互不信任到联合,从各自为战到同仇敌忾,这一磨合过程中的点滴都感人至深,催化剂便是大家一致的爱国热情。
这部电影的展开模式有点好莱坞的感觉,宏大的战争背景和密集的战斗场面,中华儿女与侵略者的殊死较量颇有“大片风范”。
虽然作为一部网络电影,投入有限,但是这部剧对于战斗场面的处理并不敷衍,甚至还是影片的一大看点。
片中的主要战斗场景有渡河战、山地战、河滩战、碉堡战,战术打法都很考究,几乎都是以少胜多,看得人十分紧张。
影片便是以渡河战开篇,在明知道日军会先来一轮炮火扫荡的情况下,挖好战壕等着他们,个个都是向死而生的英雄。从用枪远战,到用刀近战,战斗场面非常激烈。
山地战和河滩战都是突发性的短暂交锋,小分队在这两场都失去了战士。但是却并没有套路的依依惜别,而是理智地撤退,分清轻重。排兵布阵爽快,一点都没有拖泥带水的矫情。
碉堡战是最惊险的,也让观众看到了“现实”。碉堡站进行了两轮,第一轮小分队打碉堡,第二轮日军围攻碉堡。小分队打得进去,日军自然也打得进去。
在天亮之前,小分队除了憨娃都折在了这里。
战争戏能做到这么精彩,除了演员的出色表现,更离不开军事、动作、烟火及特别效果方面的幕后工作者的努力。
事实也证明,这部电影的幕后工作指导还真的大有来头。
军事指导刘松,原来是特种作战旅侦查员。曾在电视剧《三八线》、电影《建军大业》《流浪地球》《空天猎》等作品担任军事指导;
烟火及特别效果指导霍锦棠是持有A级执照的电影烟火及特别效果专家,《变形金刚4》《战狼2》《建军大业》也有他指导;
武术指导孟振也经验丰富,《铁血尖刀》《藏地密码》《鹤唳华亭》《破冰行动》都有他担任武术动作指导。
这部剧不仅大场面了得,细节设计也很用心。
电影开篇的声音就能将人带回那段风雨飘摇的岁月,不是客观的炮火和哭喊呈现,而是从人的真切感受出发,一段激烈的炮火声后是一段耳鸣,耳鸣之后一段空白,那种经历大家不一定有,但那种感觉却很多人都有过。
还有对环境,甚至小小的蚂蚁的特写,都有隐喻。
天天将破晓,胜利在望,那群可爱的天却牺牲在黎明前。
作为一部群像戏,主要人物不少,小分队队长冉征,爆破手金开庆,狙击手倪强,机枪手高大刚,步兵徐成和北方,少年兵憨娃,加上密码专家郑忠……
在有限的篇幅里,导演还是将每个角色都雕琢得特点鲜明。没喝完的米糊,染血的小木马,换上红星的安全帽……一个个细节都是对人物心情和性格的展现。
虽然很遗憾,小分队几近全军覆灭,但是他们的任务完成了,憨娃护送郑忠从水路走了。
其实这也可以看出整个战争的缩影,赢了,但牺牲惨重。我们在当下享受和平的时候,也应铭记历史,致敬人民英雄。
#盛夏星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