娱乐圈情商最高的男人何炅大概万万想不到,自己会因为粉丝应援礼,遭遇有史以来最严重的口碑危机。
从昨晚上热搜到为收“粉丝应援金条”道歉,能做的何炅都已经做了,但风波并未到此为止。
树欲静而风不止。
事情的起因是微博上出现了#何炅收礼#的话题。粉丝给节目组工作人员送礼物的现象本不是什么稀罕事(没有提倡的意思)。这次重新提起,主要还是因为何炅在节目上说的一些话。
单看视频片段八成会同意网友的愤怒质疑,什么叫“粉丝买的不干胶撕不下来,所有礼物都只能自己用,因为贴了标,现在自己已经有20多个保温杯了,还有50多支笔”?但点开完整视频就能发现,何炅其实是在用调侃的语气吐槽粉丝送礼这件事。
但就是这段视频,成为全网质疑何炅的关键证据,12月22日凌晨何炅迅速回应了。 称当时在节目中调侃的内容被拎出来,现在再看自己也觉得不妥,原本想引导不要浪费,现在反而变成了不好的引导,真的很抱歉。他表示自己曾多次说过粉丝不要送礼,录节目时和粉丝也没有接触过,此前曾因不好意思拒绝而收过艺人和团队送的问好礼物,但他想借助争议再次明确,以后不再收任何的礼物。
可是事件就像一个引线,将粉丝应援礼这个普遍的娱乐圈不合理现象,彻底引爆。
事件最新进展是12月22日,又有网友发现了杜海涛登录某二手闲置平台,疑似删除了部分已售二手商品。
网友还翻到一个旧料,周震南去《快乐大本营》给每位主持人都送了名牌包,目的是搭上芒果线。爆料人用词口气还颇为骄傲,夸赞周震南这种做法是情商高的表现,现在当然是又被骂了。
何炅滤镜破灭的本质或许在于:揭开了贵圈穷人向富人送礼、为偶像应援这个不传之秘。但这次何老师的高情商回应为什么不管用了?
为收粉丝应援礼道歉揭开了娱乐圈遮羞布,但最该骂的真的是何炅吗?
娱乐圈情商最高的男人,高情商回应怎么不管用了?
现在很多评论都在质疑何炅怎么能说出那些话呢,主持人觉得粉丝送礼是理所当然的吗?还嫌弃?但这些话说出来是有语境的。
起因是去年的一个节目《口红王子》里沈梦辰提到杜海涛刚和她恋爱时,送给她父母的礼物居然是从快本嘉宾粉丝那里收到的,标签都没揭。
何炅顺着沈梦辰的吐槽开玩笑称:应援团的小朋友买不干胶不要买那么粘的,撕不下来只能留给自己用。顺势又调侃,称粉丝送的礼物很多都是重复的,自己有20多个保温杯、50多支笔,因为礼物被贴上了标签,自己也不能转送其他人。
这段调侃又引发了“我没有那么爱写字”的自嘲。
可以总结一下,何炅的确是在节目中聊到了粉丝应援,但其实也是带着调侃的口吻吐槽了这种行为,并不是在鼓励粉丝送他礼物吧。
到了12月22日凌晨,何炅迅速作出了回应,不得不说,何炅的危机公关技巧在贵圈是导师级的,反应力非常之快,绝对称得上行业危机公关教科书。
这篇堪称贵圈回应范文中,何炅大概说了四层意思:
一是隐性指出所谓的收礼视频画面,是一年之前节目中的花絮视频。但又特别点出:即便是花絮视频也非常不妥。
二是道歉。说本来是正能量的举动,引导不要浪费,结果被曲解,被误解,被断章取义。
三是澄清。否认与各家粉丝有接触,否认收过一些粉丝的礼物。
但也承认曾经收过艺人和团队的礼物,但只是碍于面子。
四是表态。明确表示以后绝不再犯,再也不收礼物了(谁的面子也不给)。
从危机公关的六个度:态度、速度、高度、气度、尺度、温度来看,唯一缺少的是速度,但其实文内也解释了,刚录制了一天节目才看到热搜。
危机公关中,最考验的是回应者的勇气,何炅的文字非常委婉,却非常的“有力”。也完全没有回避问题,那这份回应平息争议没有呢?答案是没有。
争议依旧在,首先是何炅的确做出过惹人质疑的行为。比如在节目中讲了第一次收到喜欢的礼物时的惊喜感,比如第一次收到电子书。
和沈梦辰一起的那期节目里最后他还特别夸了彭昱畅粉丝送的按摩椅很舒服。
但最关键的是,网民质疑的矛头,其实是昂贵的粉丝应援礼,而这个部分其实是何炅没有办法回应的,就是这次事件也为普通人打开了娱乐圈的另一扇大门,让我们见识到了粉丝为了讨好明星,所作出的疯狂举动。
据描述,不少流量明星上《快乐大本营》节目时,粉丝都会应援,给主持人们准备礼物。而且礼物都不普通,按摩椅、金条、高档剃须刀等各种奢侈品大牌,五花八门应有尽有,贵重程度令人咋舌。因为何炅风波,这个潜规则被彻底掀出来了,而何炅必然要承压。
再加上何炅在节目中的调侃,某种程度上被断章取义了,没有看过完整视频的网友只看截图,会认为他们收到礼物后不仅不感激粉丝,反而将礼物转手送人,甚至还嫌弃礼物不好转手。
这些都是何炅的高情商,无法回应的。
收粉丝应援礼有错,但别急着用道德羞辱何炅
现在 很多网友都表示何老师的“完美”人设崩塌了。
翻何炅的微博发现,作为娱乐圈朋友最多的人,何炅以前经常晒别的艺人送给他的礼物。
看得出来多是一些日用品、零食之类的东西。更像是朋友之间送点交流感情的小玩意。
但在贵圈进入流量时代以后,这种类似公关的行为就从由艺人随心意,变成为公司负责,再到粉丝自己应援了。
在礼物已经超越了普通的食物、鲜花之后,原本倡导不收礼的何炅,在一个现实的行业氛围中,可能也很难把礼物退回去,普通人可以说,你可以不收哇,可以严词拒绝哇。
但娱乐圈是个圈子,何炅可以严词拒绝,那其他主持人还收不收,导演收不收,不是说这种现象是正常的,而是在一个已经形成的行业氛围中,让何炅做一个孤独的勇士是很难的,让任何一个人去做勇士都是很难的。
比如2018年12月的《火星情报局》,钱枫先说人气偶像来了,粉丝一开始会送水果面包,后来越来越不对劲,粉丝们开始送奢侈品,还越送越贵。
然后汪涵说自己一再强调,不许节目组收粉丝任何礼物,一点都不收。本来艺人是嘉宾,主持人都会好好照顾,收粉丝礼物会让他觉得别扭。
但仍有人扒出《天天向上》依然有应援存在,包括王一博等人都能收到礼物。
可见行业现状就是如此,一个人是很难战胜的。
何炅是否提倡收礼呢?事实上他大概是说不收粉丝礼物最多的主持人了。
实际上在被爆料的同一个节目的另外一期里,何炅就呼吁过后援会不要再送礼了,无论送不送,爱豆只要上他的节目他都会好好对待。
他也确实不止一次在他的社交平台说过喜欢自己的粉丝很难,因为自己只收信不收礼物不让接机,如果碰到送礼物除了拒绝还会臭脸批评。
以何炅的地位,他主持《快乐大本营》22年,他的个人粉丝都做到了不送礼,这本身就很有说服力了。
《令人心动的offer》中何炅认识了徐灵菱律师,她说每次录制节目都是何炅给大家带礼物,从来没有因为她是素人就区别对待,反而异常照顾。
但这几乎也是何炅的习惯了。
《向往的生活》里何炅回忆说,每次上快乐大本营的时候,黄雅莉都会给何炅说,“哥哥,有没有什么机会让我在台上唱首歌。”
哪怕过去很多年,这些小事他都记在心上。
可见何炅是不会跟红顶白的,重点是帮了也不计回报,黄磊说何炅,“他这辈子帮助了太多的人”。
这样不计回报的一个人,怎么可能去贪偶像粉丝的小便宜?
与其追着吐槽何炅,不如先关心关心粉丝过度应援吧
但粉丝的确是可怜。这种现象真的是可恨。
粉丝们挑的礼品有多细心贴心呢?谢娜刚生孩子时,没生过孩子的小粉丝们知道送她婴儿用的音乐毯。
送吴昕的都相当精致,各种彩妆、奢侈品、可爱单品,连送她的茶叶都是名牌,很适合她养生的人设。
不仅何炅、谢娜、李维嘉、吴昕和杜海涛几位主持人可以收到礼物,就连工作人员小方,和临时小主持人黄明昊,同样会有应援物。
但也不只是快本这种老牌综艺,粉丝昂贵的应援礼已经蔓延到各个节目和剧组。
《王牌对王牌》某位常驻主持人的粉丝,会给节目组导演及其他同事准备礼物,包括名牌小家电等。
偶像去剧组开工,粉丝要给上至制片人导演下至灯光化妆送礼物,而且都不是走个形式的礼物。
这个级别的礼物,对经济没有独立的未成年粉丝家长来说,是不是一笔沉重的负担?
问题是粉丝开始把录节目送礼物当作“行规”。
送礼的扩大化源于应援文化,所谓“粉丝应援”,简单点来说,就是粉丝为偶像做的一些事情,但粉丝应援其实是变了味的。
早年粉丝应援还没有这么商业化,粉丝们送的都是些自己花心思做的小玩意,比如送手写信、自己刺绣的画这些。不过是希望自己的偶像能在上节目、拍戏的时候被多照顾一点。
粉丝这种行为也在人情往来范围内。
但自从韩娱涌入,内娱也开始学他们那一套,粉丝应援的物品也变成了各种大牌奢侈品。
如今被追溯到韩庚拍的第一部电影《大武生》,上映前导演高晓松酒驾。他的粉丝非常焦急,怕票房受影响。于是他们集资包场这电影,给媒体送礼。之后不断蔓延到现在,开始了就停不住。
粉丝应援可怕的不仅是花钱而已,还可能构成粉丝阶层化,甚至滋生腐败。
粉丝中的粉头可能以此为生搞集资,把集来的钱中拿一部分送礼、作周边,另一部分中饱私囊。
粉丝专业化时代,粉丝应援做得好不好,还涉及饭圈内部的KPI,之前就有一位明星粉丝会送的剧组应援都是便宜食物,导致后援会被粉丝们要求下台。
爱豆该不该收粉丝的礼物,本身就很有争议,而最新的情况是:随着应援礼越送越贵,排面越搞越大,又引发了各家粉丝和别家粉丝掰头,一定要在价格和阵仗上压别人一头,这就更严重了。
最关键粉丝在明星面前的确是穷人,无论花自己的钱还是父母的钱,都是不合理的。
张雨绮在《乘风破浪的姐姐》走红后也有了自己的粉圈,但她就让粉丝别送 “我想要的粉丝一般送不起”。
所以整件事的本质难道不是粉丝过度应援行为?
想要通过追星来获得快乐和自我确认本来无可厚非,可很多未成年人的行为是需要正确引导的。
所以这场风波,该责怪的真的只是何炅?
不是说何炅不能骂,但在日渐一面倒式的舆论环境里,如果连何炅,我们都能放任其被过度质疑,这对大多数人来说,并不会是好事。
没错,何炅是做错了,可是在我们声讨某人之前,或许更该想想——
大家需要质疑到底应该是某个人,还是这种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