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姐2》成团夜,为啥这么像春晚?

麻花影视Aaron影视资讯人气:79时间:2024-12-08 01:02:10

《浪姐2》昨晚成团:那英、周笔畅、杨丞琳、容祖儿、王鸥、杨钰莹、吉克隽逸成团。

这个团似乎比《浪姐1》靠谱一些:宁静、万茜、孟佳、李斯丹妮、张雨绮、郁可唯、黄龄。

至少前三都是实力唱将。

但也有人说,论舞台唱跳综合实力,排名应是:容祖儿、周笔畅、杨丞琳。

这一届也有些许遗憾,比如吕一……但无论如何,都好于《浪姐1》:真正能SLAY全场的蓝盈莹、王霏霏落了选,令人意难平。

《浪姐2》:有人实现自我、有人跌落神坛,有人“进化成更好的人”

《浪姐2》成团夜,有人实现自我、有人跌落神坛,也有人“进化成更好的人”。

这三个“层次”,美人是从“实现和展示浪姐自我价值”的角度区分的。

  • 比如54岁成团出道的那英、拿到X-LEADER的周笔畅、第一次带团队的容祖儿、从演员定位跳脱成功绽放美丽的王鸥,可以说都达到了终级目标“进化成更好的人”。
  • “实现自我”的,比如口灿莲花的杨钰莹、跳出豪门阔太桎梏的魅力胡静、永远SLAY全场的吉克隽逸。
  • “跌落神坛”的可能有两人,陈小纭和涉嫌抄袭的“掉冠”李菲儿。

先说那英。

出道以来她一直是“传说”,但谁也没想到,“知命之年”的她能成为“浪姐之冠”,大放异彩。

有人对比那英成团前后的照片,“跳舞像做法”、“跳大神”“顺拐”,而现在“上天了”(她自己的评价)。

不仅跳舞有进步,整个气质上都FASHION了起来,新生代歌手、唱作人的风格,似乎渗进这位67年出生的姐姐身体中,变得更有精神气儿,不再有“年代感”。

她的心态也比入团前更开放、对音乐更深爱。

从没有一个浪姐冠军如她这样,对成团后做什么那么认真:感兴趣:

“我们是不是可以巡回演出?做MINI CONCERT,去寻访民间音乐?”
“成团这件事,我是认真的,这个新的身份,我也想认真对待。”

周笔畅加入那英组后,那英毫不掩饰自己的爱才之意。

站上冠军舞台后,她马上喊话周笔畅:

笔笔,我就先拿了,我中有你,你中有我,咱俩谁拿都一样!

这说明在她心中,周笔畅一样值得是冠军。

这样的那英,让人觉得,她一定会带着成团的姐姐,做点什么出来,绝不仅是综艺噱头。

容祖儿也“进化”了。

她出道之时所遇艺人训练多是“魔鬼式”,她这个外型中等的天赋型歌手曾备受歧视、压榨,若非超乎常人的努力绝对走不到“天后”位置,其中的孤独可想而知。(这也是她为什么最后对陈小纭说,我们都不是小孩子了)。

作为一个“被管理者”,祖儿从没有带过团,而这次,她不负对舞台的热爱,第一次当队长、拿小考第一名,带团队拿公演第一名……所以她成团后自豪喊话:

“我想和阿娇、阿SA说,你们只是双胞胎,我们有七胞胎。”

喊话可能有两层意思:

一是年轻时,孤独的她一定十分羡慕阿娇、阿SA可以彼此陪伴;

二是成团的她,不忘公司旗下的艺人,借机为霍汶希为同事做宣传。

容祖儿,到底是有一颗玲珑剔透的心啊!

说起“实现自我”的姐姐,不得不提杨钰莹。

这个唱了一辈子歌、跳舞时间却不到3小时的姐姐,一来《浪姐2》就说过一句话:想“尝试自己没做过的”“改变自己”。所以,从一开始唱跳得了67分,到后来跳现代舞蹈都有”表达欲“,她也算实现自我了。

吉克隽逸,也算“实现自我”的大赢家之一。

与以前树立的大vocal形象不同,这一次她“有趣的灵魂”“辣妹”形象深入人心,竟然70多万票,观众喜爱度仅次于那英、周笔畅,可见以后将星途坦荡。

“跌落神坛”的是谁,大家应该都知道,就是陈小纭。

上《浪姐2》前,她凭借《超新星运动会》《我家那小子2》里的人气被“全网夸”,人设一直是小白兔、白雪公主。

甚至前“两公”,她仅次于张柏芝的美丽,也曾让网友惊为天人。

BUT,一次分词矛盾,令她形象一落千丈。

简单回顾一下分词时,陈小纭暴露的短板:

第一,不给队长分词机会,自己“说一不二”;

第二,理所应当地认为“难的别人唱,简单的自己唱”。

第三,当刘卓要求她“试歌”后,她却责怪队长“你为什么逼我”“为什么让我暴露在大家面前?”

不管是因为紧张还是抗压能力差,最终的结果是:她的形象被称不够“浪姐”,被骂“绿茶”,广告代言也丢了。

成团夜舞台上,陈小纭借机发言:

“不管你们怎么评价我,你们看到的不是完整的陈小纭,我以后用努力让我们看到我是什么样的人。”

可不管怎么洗,和其它姐姐比,小纭都太小家子气了,甚至根本不在同等层面上。

《浪姐2》成团夜,为啥越来越像春晚?

与《浪姐1》成团夜相比,《浪姐2》成团夜2的形式更加大杂烩,甚至有网友说:很像春晚!

比如,《梦不落》的开场,很像春晚的大型歌舞现场。

而第一篇章的《大碗宽面》一出现,来了一波狠狠地“回忆杀”,这也是春晚的套路。

接着,把前几公的节目单串起来——《所有人都在玩手机》 《MULAN》,也有一点歌曲大串烧内味儿。

第二篇章中,那英、梁博的《出现又离开》,以及周笔畅、白皮书乐队演绎的《荷米斯》,像是春晚的“压轴演出”。

那英、周笔畅对音乐的态度,把整台“晚会”的价值观带向高潮——

那英谦虚地说:

“梁博从2012年到现在,他的成长让我尊敬,今天我们的演出是摇滚乐和流行乐的碰撞。”

早年经历了与田震、刀郎的风波,今天的那英也成熟了。对待同行,哪怕是小辈,那英采取的是尊重、学习、悦纳、以自己之力助他成长的态度。就像她自己说的“我现在已经超越了年龄的禁锢”。

周笔畅也一样,当白皮书乐队演出前与她做沟通时。她告诉乐队的是:

不用想比赛的事,尽最大能力呈现完整、完美的作品就好。

小小的笔笔,竟有如此大大的格局!未来的华语天后胸怀!

第三篇章里,舞台呈现了两个有点深意的节目:阿朵、阿兰《生如夏花》、王嘉尔《DNA》。

这两个节目都很有意思,一是深度梗,一创新梗。

阿朵、阿兰都是民乐歌手出身,她们曾在浪姐舞台上璀璨绽放过,但因擅长与主题略有错位,与成团失之交臂,但她们代表的精神还是被正视了,要为策划点赞!

王嘉尔的《DNA》,则是大惊喜——女性舞台上突然来了一个荷尔蒙爆棚、唱作与舞蹈俱佳的作品,燃炸了!

很少有人知道年纪不大的王嘉尔有6个身份:主持人、男团、唱作人、街舞导师、说唱导师。更少有人知道王嘉尔的过去,他12岁就已是全运会剑击金牌获得者。

为了音乐梦想,王嘉尔放弃了奥运会和斯坦福。

DNA中,他唱道:“我的DNA中蕴含着能量”“你知道我的速度没有极限!”

王嘉尔的节目,象征着“浪姐精神”可以再延伸与延续:未来没有极限,一切皆有可能!

三个篇章结束是投票环节,这似乎就进入了“春晚语言类节目”环节……

致敬现实中的“浪姐”——“乘风破浪的榜样姐姐”部分,那些扶贫、搞科研、为国家奉献了一辈子青春和大爱姐姐们,令人肃然起敬,也将《浪姐2》成团夜的LEVEL推向致高点。

CUE下春晚,“创新力”学下《浪姐》可好?

网友认为成团夜像春晚,引发了美人的三个思考:

第一,综艺没有标准答案。

国内综艺节目近年来套路化严重,一是抢购翻译过来的大火国外综艺,而不思创新与进取。

二是执行时“套路化”。台上全是戏,假戏真做,炒话题。

有诚意、有向上的价值观的综艺节目越来越少,制作方也对这种“退步”并不放在心上——对他们来说,什么形式有流量,什么形式就是“标准答案”。

而《浪姐》不太一样。从定位就很紧握时代脉搏,也随着节目的发展而不断进化、创新。比如王嘉尔舞台首秀的形式——“加油秀”。

比如增进团队友情的“喜剧人奖”“干饭奖”,成团夜增加的激活老观众的“历公串烧歌曲”等。

它让我们感觉到,综艺没有标准答案。

第二,浪姐有点像创新的春晚。

春晚是一种精神寄托、时代诉说,它的定位明确,尊重传统。

而浪姐有一点像创新的春晚,随时播出,它也成是一种精神寄托——人们看《浪姐2》不是为了看大明星去的,而是为了看一个女性在其中如何突破极限,完成自我蜕变。

它也是时代的诉说,那英、吉克隽逸、周笔畅、胡静,这些人代表了不同年龄、不同发展历程的、当代女性的精神风貌,比电视剧里更动人。

除此之外,它还定位明确,纵向覆盖了更多的领域和社会精英。

让我们明白那些社会上的女性精英,或更以百倍努力在奋斗着、发着光、回报着社会。

第三,CUE下春晚,创新力学下《浪姐》可好?

《浪姐2》与春晚不同的是,不只有传统,还有新生的精神力量。

比如说,那英作为一个前辈型的歌手,与新生代创作人撞击、融合中,诞生的那种开放态度、“传承 创新”精神。

比如吉克隽逸和周笔畅对战宣言:

“我们两边粉丝千万不要打,因为我们知道彼此太多秘密了!”

一句话打破了粉丝和私生饭的腐文化:创作与共同进步更重要,不要争抢资源。

还有,浪姐是每一个奖项的颁发,可能都与观众的手指有关,奖项就在“真爱粉”手中诞生,而不只是抽抽奖。

所以,CUE下春晚,创新力学下《浪姐》可好?

随着视野扩大、文化提升,观众看综艺心态更成熟了,不再只向往眼花缭乱。

那么多“高科技”,都抵不上“真心而创新地做节目”,只有创造独特价值的综艺,才会真正被喜欢。

优秀电影推荐

更多

本站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至jmlliu@outlook.com (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 2025 麻花影视 苏ICP备8888888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