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的中国导演,许多人耳熟能详的就是“第五代导演”,如张艺谋、陈凯歌、李少红等。
作为八十年代北京电影学院的导演,他们的崛起成为了中国影坛的中流砥柱。
如今,说到中国电视第一代导演,许多人都不知所云,如果说到她的作品,可谓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她就是电视剧《西游记》的导演,也是中国第一位女制作人,杨洁。
杨洁导演,才华横溢,特立独行,正是因为她的坚持,才塑造出了百年经典。
01
杨洁,出生于1929年的四川成都,打小就对电影情有独钟。
当时,还曾在《华西日报》上发表过小说,《禁闭室的女性》、《他有什么罪》。
可以看出,小时候杨洁的思想就已经十分潮流,或许正是因为思想大胆、前卫,在那个年代才能拍出如此精彩的《西游记》。
后来,杨洁进入华北联合大学读书,随后又参加过解放军,之后被安排到文工队当了一名演员。
此后,杨洁分别在陕北、济南分别担任过播音员,当年济南解放的播音,便是杨洁。
1953年,杨洁因肺病住院,为了方便休养,便从青岛人民广播电台到了北京中央人民广播电台。
1958年,杨洁又被正式调入了北京电视台。
杨洁,曾经写过一本自传,书中详细记录了一些过往,但她对艺术的追求却从来不和任何人妥协。
杨洁性格直爽,说一不二,由于处事不够圆滑,无形中得罪过很多人,但正是因为她的坚持,才能成就《西游记》。
02
七八十年代,中国经济逐渐腾飞,杨洁被邀请担任春晚导演,由于思想前卫,交际舞成为了春晚的开场舞。
那个年代,大多数人思想比较陈旧,对于老一派而言,这样的节目比较低俗,但杨洁却一直坚持自己的想法。
既然要改革,除了节目上的创新,人的思想也要进步,不能够接受新鲜的事物就注定改革的失败。
那个年代,邓丽君的歌曲还被称为“靡靡之音”,甚至谁家里有磁带,都只能在家里偷偷摸摸的听。
当时,要是被老一派听到,一定会说传播不良风气,但正是在杨洁大刀阔斧的改革下,邓丽君的歌才头一次登上了央视的舞台。
这件事儿可以看出,杨洁在改革的道路上没少遇到挫折,但正是她的力排众议,才逐渐让内地的观众接触到更多的流行因素。
杨洁的耿直、不妥协、不圆滑,注定了她要走不少弯路。
江湖,不是打打杀杀,而是人情世故。
1982年,央视准备拍摄四大名著,也许是缘分,杨洁担任《西游记》的导演。
杨洁打小就是《红楼梦》的粉丝,当时本想着去这个剧组,谁承想却被领导分到了《西游记》的剧组。
领导交代的任务,杨洁也没有异议,一口就应下了这事儿,但谁知,这个剧组却改变了很多人的命运。
老版四大名著堪称经典中的经典,时至今日也无法超越。
如今看来,那个年代影片质量粗糙,特效也相对匮乏,但为何却无人超越呢?
因为足够深入人心。
杨洁拍摄《西游记》没少折腾,去不同的地方取景,经常奔波多地,而且交通还不方便,但最重要的就是缺钱。
那时候可不像现在,多个机位,几十个镜头,当时整个《西游记》剧组,就只有一台摄像机。
当时,由于剧情的需要,很多画面必须得需要特效,但又请不起人制作,杨洁就只好一人去香港学习。
由于剧中有许多上天入地的特效,杨洁从香港回来之后,就学会了吊威亚。
但由于头一次使用这样的技术,每个演员从威亚下来都会讲:“活着回来了”。
《西游记》不同于历史剧、古装剧,剧中大多数都是天兵天将、妖魔鬼怪,为了做足那种“仙境”的感觉,就会用到大量的干冰。
有一次,工作人员就因为吸入干冰过量,直接晕倒,而一些神仙打架的场景,一般都是在蹦床上完成。
那时候,六小龄童的挑战最大,“大战红孩儿”那场戏,六小龄童直接在自己身上点了一把火,事后回忆到这段,他都不知道怎么完成的。
03
对于《西游记》剧组而言,这些难题都只是开始而已,解决这些难题,顺利完成拍摄,一共花了6年的时间。
当时,这部剧并不是“一口气”播完,而是到了每年年底才会播上几集,直到最后才攒到一起能看个过瘾。
时至今日,每年《西游记》也会成为长假的必备良品,即使现在的00后,能有几人说没看过《西游记》呢?
这部剧除了杨洁的拍摄手法,和她的坚持之外,也离不开她独到的见解。
了解原著的人知道,孙悟空还没大闹天宫之前,就是一个“魔猴”,生性残暴。
二师兄猪八戒,就是一头真正的野猪,当时杨洁觉得如果完全尊重原著,难免会让许多观众无法接受,就做了一些改编。
就这样,“魔猴”变成了美猴王,猪八戒的扮相也变得可爱不少。
之后,张纪中导演曾翻拍过《西游记》,确实遵照了原著,“野味”十足,不知遭到了多少“吐槽。”
杨洁虽然性格耿直,但不代表她古板,她的心里,剧中的人物首先能让观众接受。
而且,杨洁的审美非常高级,想必很多人都没有注意,当时即使是一头野猪,眼睛都是“丹凤眼”。
当时,为了塑造“美猴王”孙悟空,杨洁没少费工夫,正是因为她的坚持,才塑造出至今无法超越的“美猴王”,成就了孙悟空,也成就了六小龄童。
其实,孙悟空这个角色,当时有人直接提议画一个京剧脸谱,但杨洁直接就拒绝了。
对于杨洁而言,要么就不做,要做就不凑活。
杨洁的“刚”在剧组都是出了名的,谁要是提出为了省事,减少一些细节,杨洁一定是第一个拍桌子的。
这样的事儿数不胜数,《西游记》完结之前,对于这部戏依旧有不少人有争议,甚至领导都直接找杨洁谈话,但杨洁却丝毫不妥协。
《西游记》片头曲,当初就有很多人持反对意见,觉得这音乐太洋气,有点不伦不类,能不能改成稍微时代感强一点的。
杨洁一点都不含糊,直接称:“神话剧要什么现代感”?
《西游记》开播之后,没有任何观众觉得片头曲有不妥,甚至还觉得这才是神话剧该有的音乐。
04
《西游记》当时筹拍的时候,在选角上让杨洁非常“上火”,当时孙悟空的人选并没有确定是六小龄童,因为杨洁对他不是很满意。
原因是,偶然的机会杨洁看到一个小伙子的父亲来到剧组“托关系”,杨洁这性格哪干啊,直接就拒绝了。
后来,还是六小龄童父亲好话说尽,这才定下了六小龄童出演孙悟空。
当时,并不是杨洁不愿用六小龄童,因为六小龄童不是科班出身,对演戏是一窍不通。
不过,好在最后六小龄童呈现出的“美猴王”,非常出彩,而六小龄童之后再无孙空悟,也成为了不少人挂在嘴上的话。
当时,选定唐僧一绝也是大费周折,许多人应该都知道,每段时期的唐僧长相都不同。
杨洁那会面试了不少“唐僧”,头一个因为迟到,还没来得及出演就直接被拒绝了。
之后便是汪粤,为了体会僧人的那种感觉,汪粤就被送到法华寺体验生活,回到剧组后是大吐“苦水”,杨洁一看这人太矫情,就被辞退了。
后来就是徐少华,徐少华当时还在读书,就让杨洁去和学校打声招呼,说拍戏不能去上课了,毕业的时候还得发毕业证,后来就没有后来了。
最后,杨洁才定下了迟重瑞来出演唐僧一角。
05
作为“第一代导演”,而且还是女导演,杨洁的“刚”不知让多少男人汗颜。
1986年之后,杨洁希望《西游记》一个月能播出十几集,就去找台长商量。
当时,台长不但拒绝了杨洁请求,甚至还出言讽刺,杨洁这性格哪怕这个啊,直接和台长大吵一架拂袖而去。
但是后来,台长还是答应了杨洁的申请。
有一年,杨洁担任春晚的导演,写了一个台本,里面加了很多自己的意见和想法,谁承想领导却说:“太俗了”,直接否定。
杨洁呢,不吵也不闹,当着领导的面直接撕了台本,最终,领导依旧用了杨洁的台本。
节目播出后效果非常好,领导又找到了杨洁,和她提出了一些意见,杨洁反嘴就是一句:“太俗了”。
当时,《西游记》播出的时间都是晚上十点档,但收视率却异常的高。
后来就有观众直接打电话到台里,投诉播出时间,之后《西游记》才改为黄金档播出。
后来,杨洁说起和领导吵架的事情,虽然当时很过瘾,但后来对自己确实有不小的影响。
《西游记》拍摄的时候,就和剧中一样,历经了九九八十一难,但当时却没有一人伸出援手,直到播出后爆火,有一些人纷纷站出来“抢功”。
《西游记》杀青后,剧组人员一直没来得及庆功,当时正好在新加坡有一个表演的机会,杨洁就寻思着犒劳大家伙。
为了这次演出,必须得提前训练,但谁承想训练期间,师兄弟(六小龄童、马德华、闫怀礼)却请假了。
后来杨洁才得知,原来三兄弟外出“捞金”去了,杨洁这火马上就窜起来了,把几人批评了一番。
本来这事儿就算过去了,谁承想这几人转头就和领导“告状”去了。
临近去新加坡的时候,这三师兄弟又闹起了别扭,直言只要杨洁去他们就不去,因为这事儿,三兄弟还一起去找蒋大为,蒋大为二话没说直接轰走了他们。
要说原因,就是这三人有点“恩将仇报”,不是杨洁,他们三人也根本成不了名,有点名气了却边缘化杨洁。
据说因为这事儿,杨洁和台长的间隙也越来越大,甚至最后直接将杨洁赶出了《西游记》剧组。
杨洁的性格就不是被“吓”大的,头也不回的离开了。
1994年,这三兄弟来和杨洁导演道歉,一把鼻涕一把泪,就是为了求杨洁回去拍《西游记》续集。
或许是由于杨洁看在《西游记》的面子上,也或许是杨洁心软,就这么着被三兄弟劝回去了。
《西游记》续集直到2000年才开始拍摄,虽然时隔多年,但杨洁的性格依旧没有改变,对于她而言,不懂人情世故就是最大的“硬伤”。
杨洁除了拍摄过《西游记》,也拍摄了不少别的影视剧,《司马迁》这部戏拍摄了8年之久,却不能播出,拍摄《西施》因为看不惯托关系的人,直接选中了蒋勤勤。
对于杨洁而言,戏比天大。
即使放在现在,杨洁的性格同样会吃不少亏,因为人的追求不同,杨洁追求的是伟大的作品,能够流芳百世,而有的人却追求的是利益。道不同不相为谋。
对于杨洁而言,《西游记》对她有着特殊的意义,其实就像是自己的孩子一般,或许正是这个原因,她才会继续拍摄《西游记》续集。
本想着这次拍摄能够顺顺利利,但在临近拍摄的时候,三兄弟又去越南“走穴”去了,因为这事儿,杨洁直接将马德华“踢出”剧组。
当时,马德华还是《西游记》续集的策划人,因为这事儿,二人这“梁子”就算是结下了。
《西游记》续集成为了杨洁最后的一部作品,她成就了一代“美猴王”六小龄童。
之后,杨洁一直鲜有露面,只参加过《西游记》20周年庆典。
2017年,杨洁导演去世,这段日子里,除了饰演唐僧的迟重瑞和饰演白龙马的王伯昭来看望她,师兄弟三人,从未露面。
纵观杨洁这一生,为艺术从未妥协,创造出几代经典,受的罪最多,夸奖的人最少。
其实,现实生活中,像杨洁导演这样的人不在少数,始终坚持自我,这样并没有错,但一路走来却是异常辛苦。
有时候,我们不得不活成溜须拍马,甚至都令自己作呕的样子,回想起年少时的豪言壮语,也只有苦笑一番。
但,无论世界怎样变化,我们都该坚持自己的初心,做好自己,因为别人已经有人做了
图片均来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