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原创稿件,阅读大约需要6分钟
【汪海林评郑爽天价片酬:流量明星用虚假数据换天价片酬】
郑爽的天价片酬和阴阳合同让无数网友为之震惊。
日薪208万,这是很多人奋斗一生也未必能拥有的金额。
这也是她继代孕弃养之后又一次在大众底线上反复横跳。
郑爽的天价片酬还在调查之中,但是央视新闻的评论似乎已经对这件事情盖棺定论。
郑爽艺德有失,今后恐怕不能在娱乐圈“捞钱”了,甚至还面临牢狱之灾。
短短数月,从当红人气小花到现在的人人喊打,郑爽的经历确实颇为“传奇”。
知名编剧汪海林也点评了郑爽的天价片酬,他认为,目前已经形成了一个新的“闭环”。
艺人和经纪公司坐地起价的原因很简单,平台指定流量演员范围,让制作公司从中选择,在这个范围里面的艺人片酬也会水涨船高。
如果影视剧报价5个亿,男女演员一共拿走1.5亿片酬,加上制作费和税,一共的成本为3.5亿。
制片方依旧可以赚将近一亿,真正用来拍摄的钱是5000万,这其中还包括编剧、导演等报酬。
制作成本低廉,不注重编剧和导演,这也是当下影视剧越来越难看的原因之一。
流量艺人们也是“生财有道”,众所周知,互联网时代中,数据是可以伪造的,粉丝以及大量的水军也可以帮助艺人制造“虚假繁荣”。
数据也成为了天价片酬的保障。
郑爽出事之后,依旧有不少死忠粉活跃在各大平台,声称郑爽无辜张恒有罪,郑爽还是清清纯纯的小白花,勤勤恳恳为郑爽辩护。
韩国的艺人也经常登上微博热搜,通过高位的热度和阅读量,在韩国置换资源,尽管大部分的中国网友并不知道他们是谁。
【汪海林:模式不改,天价片酬还会死灰复燃】
4月29日,“郑爽涉嫌签订阴阳合同被调查”登上微博热搜。
据悉,张恒在几个月之前就已经开始走举报流程,与此同时,不少明星开始扎堆注销工作室。
在如此敏感的时期注销工作室,有些耐人寻味。
汪海林还表示,宏观限制艺人的片酬远不如平台限制片酬管用。
电视剧时代中,大多数公司是盈利的,电视台也是挣钱的,没有大量资本的干预,所有人都理性投资。
而互联网时代,影视公司不断砸钱,甚至每年亏损几十亿上百亿,都是为了垄断市场,形成从IP到明星再到产品输出的闭环。
这一切最终由资本市场买单。
目前的网络剧市场中,大部分的剧都来自三大平台,演员也大都是与他们有着紧密合作的。
因为平台已经形成闭环,演员索要天价片酬不易,像郑爽这样77天拿1.6亿的事情不多,整体片酬有所下降。
但是汪海林依旧断言,如果畸形高片酬的模式不进行改革,“郑爽们”还会死灰复燃。
原因也很简单:美剧英剧韩剧常出精品,因为他们以编剧为中心,以故事定价,这种模式是观众喜欢的。
国内的影视剧则依靠演员定价,这是一种落后的购销模式,而且越来越畸形。
目前甚至已经发展到与粉丝消费相结合的,制造出新的消费市场,以达到盈利的目的。
影视剧用演员来定价,流量演员也会坐地起价,拿天价片酬在影视行业是很正常的事情。
如果之后的影视剧购销模式不向编剧方向倾斜的话,核心的模式不改,即便整治天价片酬,之后的“郑爽们”依旧会卷土重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