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长津湖》这部电影,相信很多读者应该都看过吧?这部电影在上映之后,创造的票房成绩可以说是非常喜人的。而且网上对这部电影的评价,也几乎都是清一色的好评。并且这部电影上映短短几天的时间,更是接连打破了10余项影史记录。
可以说《长津湖》这部电影,就是为了破纪录而产生的,这样的说法个人觉得一点都不过分。不过想必很多人也都非常的好奇,《长津湖》号称投资13亿的存在,那这部电影的幕后制作,到底是什么样的呢?
其实关于这个问题,有媒体已经发布了相关的报道,看完之后还是十分震撼的。比如参与《长津湖》这部电影制作的工作人员,就高达1.2万人。其中应该就包括群演、司机以及摄影师演员还有剪辑团队等等。
不得不说,1.2万人这么大的规模,着实是有点吓人了。要知道这样的规模,也只有少部分灾难片在拍摄的时候,才能用得上吧?而且最多的时候,还要考虑到100多辆车的停放问题,跟7000多人的吃饭问题。
个人感觉,拍摄这部电影,真的是可以用“劳民伤财”这个词来形容了。但个人感觉这还不是最离谱的事情。因为在这部电影中,光是1个“仁川登陆”的镜头的制作时间,就长达十个月,试问这样的数据谁看了不迷糊?
要知道这个镜头的制作,可远没有大家想象中的那么简单,是工作人员在经过不断的尝试、研究,以及反复的推敲之后,还要考虑到各方面的细节因素,最终才制作出来的。看到这里大家应该也明白了,这部电影的幕后制作过程,究竟有多不容易了吧?
就这还没完呢,《长津湖》这部电影合作的技术公司有80多家,包括来自美国、英国、印度、韩国的诸多公司。现在大家应该就能明白这部电影为什么耗资13亿了吧?其实演员的片酬都还好说,真正“烧钱”的地方,基本上都在这部电影的制作上了。
在了解到这些幕后的故事之后,再回过头来看《长津湖》这部电影,是不是又有了不一样的感受了?在很多影迷的认知当中,这部电影在有限的3个小时内,大家能关注到的基本上都是演员的演技,剧情的设计,以及特效的制作。
但实际上更深一层次的东西,大家并不知道。拍摄这部电影的时候,易烊千玺一个扔石头的镜头NG了16次,但是大家在电影院看到的这个镜头却不足1分钟。胡军在拍戏的时候整个人都被冻麻木了,但却很少会有人在看电影的时候,会想到演员冷不冷的问题。
所以说《长津湖》这部电影能有这么高的票房,不是没有原因的。上万人的全力付出,三位导演的联手创作,以及演员们的不断重复拍摄的镜头,再加上幕后工作人员的汗水,才汇聚成了这部仅有3个小时的电影。
你们看完这部电影的时候,是种什么样的感受呢?欢迎在下方评论留言!